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

五更是几点 五更是什么时辰(十二时辰对照时间表)

五更是什么时辰?

五更为凌晨三点到五点。是寅时

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,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,也叫五更。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前半夜11时至1时为“子时”,午夜1时至3时为“丑时”,后半夜3时至5时为“寅时”,早上5时至7时为“卯时”,上午7时至9时为“辰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巳时”,11时至下午1时为“午时”,中午1时至3时为“未时”,3时至5时为“申时”,下午5时至7时为“酉时”,晚上7时至9时为“戌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亥时”。

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几点?

十二个时辰对应的时间段

1、子时(23时至01时):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鼠在这时间最活跃。

2、丑时(01时至03时):鸡鸣,又名荒鸡: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。

3、寅时(03时至05时):平旦,又称黎明、早晨、日旦等: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。老虎在此时最猛。

4、卯时(05时至07时):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

5、辰时(07时至09时):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。月亮又称玉兔,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。相传这是“群龙行雨”的时候。

6、巳时(09时至11时):隅中,又名日禺等: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。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。

7、午时(11时至13时):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等。这时候太阳最猛烈,阳气达到极限,阴气将会产生,而马是阴类动物。

8、未时(13时至15时):日昳,又名日跌、日央等:太阳偏西为日跌。羊在这段时间吃草。

9、申时(15时至17时):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等。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。

10、酉时(17时至19时):日入,又名日落、日沉、傍晚: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。鸡於傍晚开始归巢。

11、戌时(19时至21时):黄昏,又名日夕、日暮、日晚等: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。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。狗开始守门口。

12、亥时(21时至23时):人定,又名定昏等定,又名定昏等: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。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。

五更天是几点 五更是什么时辰

1、五更释义:凌晨3点到5点(寅时)。

2、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、五鼓或五夜。

3、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,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(gēng)、五鼓,或称五夜。如今,半夜三更、打更、更夫等概念已不再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。但在史籍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,古计时名称仍然十分重要。

古代的五更天是现代的几点

古代五更指现代三点到五点。

更是我国古代四种计时单位之一。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,用12地支表示,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。古时与现时对照: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,丑时从一点到三点,寅时从三点到五点,依此类推,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戊时、亥时。

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。一夜等分为五更,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,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,一更指七时至九时,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,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,四更指一时至三时,五更指三时至五时。又将一更分为五点,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。

五更是几点

五更指的是凌晨3点到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。在古代,完全属于夜晚的时间有五个时辰,会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就被称为五更,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与我们生活有直接关联,但在古籍、文学作品中,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五更又被称为平旦、黎明、早晨等等,是夜日交替的时间,按照现在的时间算法,五更即凌晨3点到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,这时,鸡仍在打鸣,人们也渐渐的从沉睡中醒来,迎接新的一天。

“五更”大约是几点钟

五更”大约是凌晨3时至5时。

古代把晚上分为五个时间段: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

我国古代纪时,还有更细的分法。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。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,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漏以铜壶盛水,刻节,昼夜百刻。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,使用不便,曾改分为120刻,96刻,108刻。但大多使用百刻制,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。

拓展资料

古代时间跟现代时间相对应:

1、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-21点

2、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-23点

3、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-1点

4、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-3点

5、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-5点

一二三四五更是几点

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,丑时为四,寅时为五更。前半夜11时至1时为“子时”,午夜1时至3时为“丑时”,后半夜3时至5时为“寅时”,早上5时至7时为“卯时”,上午7时至9时为“辰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巳时”,11时至下午1时为“午时”,中午1时至3时为“未时”,晚上7时至9时为“戌时”,9时至11时为“亥时”。

五更是几点到几点之间

五更即03:00—05:00(凌晨3点—凌晨5点),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、五鼓或五夜。一夜有五更,即一更、二更、三更、四更、五更。

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,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,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、五鼓,或称五夜。如今,半夜三更、打更、更夫等概念已不再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。但在史籍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,古计时名称仍然十分重要。

五更对应时间:

一更:17:00—21:00(晚上7点—晚上9点)

二更:21:00—23:00(晚上9点—晚上11点)

三更:23:00—01:00(晚上11点—凌晨1点)

四更:01:00—03:00(凌晨1点—凌晨3点)

五更:03:00—05:00(凌晨3点—凌晨5点)

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是几点

一更对应现代时间19-21点;二更对应现代时间的21-23点;三对应现代时间的23-1点;四更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-3点;五更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3-5点。古代将一夜平均分为更,每更又平均分为五点,整更击鼓,逢点鸣钟。首位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,故又称五更、五鼓或五夜。

五更天是几点钟

五更天是凌晨3点-5点。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四个时段,一夜有五更,其中戌时为一更、亥时为二更、子时为三更、丑时为四更、寅时为五更。戌时指19时-21时,亥时指21时-23时,子时指23时-1时,丑时指凌晨1时-凌晨3时,寅时指凌晨3时-5时。

古代五更四时指几点

凌晨四点。

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四个时段,首位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,所以叫作五更,五鼓或五夜。时是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时间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,旧时的计时单位,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。

计时方法是因应安排工作、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。记时方法包括日期规划和时间规划。日期规划,就是编制行事历明确日期。时间规划,就是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。明确日内时间的描述方法,是编制行事历的基石。同时编织行事历的方式,同样反作用于时间的规划。

一更到五更各是几点

一更天:戌时19:00-21:00;二更天:亥时21:00-23:00;三更天:子时23:00-01:00;四更天:丑时01:00-03:00;五更天:寅时03:00-05:00。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,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。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十二时辰在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