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

文化苦旅读书笔记:读书的你会写读书笔记吗?写在笔记本还是书页的空白处?

网友提问:

读书的你会写读书笔记吗?写在笔记本还是书页的空白处?

优质回答:

题主您好,我是莫非。

按照我自己的习惯,是直接在书页上做笔记。不过我用的是铅笔,而且还是那种理论书籍。

在我看来,大致有三种情况才会做读书笔记。

第一种是在读或者考研的学生,他们做读书笔记大多数是为了升学备考,方便复习。这种情况下的读书笔记篇幅较长,属于总结归纳,而且会有很多引申含义,所以一般都选择记在本子上。

但是这种读书笔记在日后就会失去其作用,毕竟很少有人会在升学或者毕业以后,再回去读以前的专业书。

第二种情况是学术研究时做的读书笔记。

这种情况就很复杂了,因为学术研究过程中有很多专业名词和概念,而且需要学术成果做报告,那么这其中肯定会有大量的思考需要记录,需要整理,所以也会记在本子上。

当然,有些概念需要反复思考,反复辩证,这时候记在书页上的目的,一是方便日后对比参考,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一个标记,日后读到此处时会加以重视。

民国时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是研究《庄子》的权威,他曾豪言说普天下只有两个半人能读懂《庄子》,一个是庄子本人,一个是他自己,剩下那半个人是中国所有研究《庄子》的人。

是不是有点狂,不过人家也确实有本事。根据他的学生记载,有一次翻看刘文典的书,发现书页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批注。而且那个时代的大师,很多也都是在书页上直接批注的。

第三情况就是我们日常的阅读,可能是名著,也可能是散文随笔之类的。

这种情况下,一般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思考,如果有就直接写随笔感想了,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记在书页上的。

我以前读《文化苦旅》,在《道士塔》结尾的时候,余秋雨用了一段类似于诗歌的文字(具体内容不记得了,大概意思是,夕阳下的原野,望着载满文物字画的车轮滚滚而去,多么想执剑而立,和他来一场公平的对局),我当时就觉着情感还不够激烈,于是就用同样的形式,写了一段更加激烈的文字。(事实上,后来再读就觉着幼稚的可笑)

直接记在书页上最大的缺点,就是影响美观,一般的书无所谓。那种绝版,或者是有收藏价值的书,千万别乱画,一定要保护好。

其实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当时的所思所想写在一页纸上,然后对折起来夹在书中。如果怕翻书掉落,就在纸上写明页数和段落,最好连那句话也写上。我个人是因为懒,所以才直接在书上乱画。

最后给你看看我收藏的好书,我是莫非,欢迎关注莫非有话说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都说好记不如烂笔头。大部分应该记在书叶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边上,也有记在笔记本,方便拿出来过目。不过读书大部分都会做笔记滴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很多人认为,读书体验比书本身重要。奥野宣之是日本信息整理界的大咖,Ta主张把读书有关的记忆记入一本笔记,无论是摘抄还是代表性的语句都会再现我们对一本书的最初的感动。

阅读之后的评论也是一笔美好的记忆财富,无论多么简单,只要写下只言片语便是给一本书打了标签,留下了记忆的符号。其他的记忆符号也很丰富,例如书腰、书签或者其他跟阅读记忆相关的车票、纪念品,把这些阅读符号粘在笔记本里,做成剪报式的读书笔记,如果你喜欢,还可以挑选一本书最具代表性的一页复印粘贴以备重读。

通过读书笔记可以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,使得阅读记忆更加具体。

作为一种私人化的学习方式,很多人觉得读书笔记似乎是读书的一种仪式。如果这样的仪式可以让读书变得更加有幸福感,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对于有条不紊的整理癖爱好者而言,享受笔记本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如果想把读书笔记做成人生回忆录,恐怕读书就只是读书笔记的一种仪式,在个体漫长的智慧之路上,书和笔记孰轻孰重,不言自明。

结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和阅读目标,制作一本个性化的读书笔记,你才会真正体会到,阅读带来的好处。

奥野宣之的读书笔记方式丰富而且容易上手,他把读书和生活“笔记本化”不仅塑造了读书仪式,而且再现了阅读环境,巩固了读书记忆,甚至留住了生活中短瞬的美好。

翻开一本一本的读书笔记,简直就像翻开一部阅读版的人生回忆录。在奥野宣之的作品中,读书笔记涵盖了购书清单、日常随想、阅读记忆和成长标签,给系统的读书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有感触的时候就直接写书上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我有一个笔记本,日常看书有用信息就记到我的本本上,本本不定期的翻翻看看。这个习惯10年了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随时读随时有的感慨先写在空白处,通读过后,如果特别有感触会写一篇全文的。

读书的你会写读书笔记吗?写在笔记本还是书页的空白处?.jpg” />

与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