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友提问:
现在的战斗机都有“反叛逃装置”了吗?
优质回答:
所谓反叛逃装置属于一拍脑袋搞出来的东西。自飞机出现起,驾机叛逃到敌方的事情就几乎开始出现,这种现象在冷战时期,几乎就是常态,其中最著名的为:1976年的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截击机逃往日本事件。这个问题想通过技术手段防范相当可笑了,确切的说,有弊无利的东西。实际为多此一举上。想避免这类事情只能在人的身上作文章了,技术不是解决方法。
其他网友观点
什么时代的战斗机都没有所谓“反叛逃装置”,一些经常发生军机叛逃事件的国家,除了加强管理和教育、提高飞行员待遇外,主要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军机起飞时加注的油料,甚至减少在敏感空域的起降作业任务,但这些措施都会有很多副作用,包括让原本无意叛逃的飞行员觉得寒心、加大正常训练和执勤的事故发生率等,实际效果并不理想。
如果真装所谓“反叛逃装置”,一旦飞机因各种原因(如迷航或执行特殊任务)飞出“包线”,就可能触发这个装置,导致机毁人亡的悲剧,这样的乌龙一旦发生,其对军中士气和社会观感的“杀伤”,恐怕还在发生叛逃事件之上,因此不会有人去做这样的事。
当然,随着科技的发达,如今不论雷达或导航、通讯装置都更完善,地面塔台和空中预警机“处突”的余裕较前更充分,加上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普及,叛逃飞行员想通过低空“盲区”或高速冲刺之类传统手法实现成功叛逃的机会,的确比几十年前要小得多。
其他网友观点
答,
现在的战斗机,没有“反叛逃这种装置”,但是有防止战斗机飞行员叛徒的措施。
为什么这样做法呢?人是有思维的,改变人的思想,引诱,拉拢,腐化……。让飞行员自己架机叛逃,可以通过拆借飞机获得技术秘密。为此,敌对势力不断扩大范围,对飞行员进行做使其叛逃的工作。
防叛逃的措施我觉得应该有以下的一些方法。
对飞行员的选拔上,对家庭背景,在学校的各种各样表现,通过系统,专业的评判标准来选拔。
对飞行员的培养要对国家,人民有感情,爱家,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防止出现叛逃
对于飞行员的待遇提高,并且有沟通,心理疏导,避免积累不满。产生情绪低落或不稳定。
对于飞机的管理,要根据任务配制油料,规划启停时间,对飞机定位,多长时间,定位消失要采取措施等从制度和管理上避免叛逃事件。
其他网友观点
真的是很搞笑啊。
1.无论战时还是平时,无论是执行作战任务还是训练,军用飞机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偏离航向,或者失去与指挥部门的联系是常有的事(异常气象、设备故障、信号干扰、飞行员误判、飞行员完全失能或部分失能、受到其他上级指挥机关或现场指挥官的临时指令而改变任务等)。指挥机关遇到类似情况的第一反应是试图恢复联系,和努力进行搜寻,必要时进行援救,根本不可能一遇到这种情况就直接当成叛变让飞机坠毁,这远远超过必要限度。
2.当你即将脱离我方 管制区的时候,进行多次呼叫,在无战损无故障无应答情况下可判断为叛逃启动自毁程序。这种模糊而自相矛盾的标准是无法执行的。更何况在当前技术条件下,通过远程监控飞机传感设备能获得的参数状态是有限的,不足以100%判断飞机设备是否存在异常,存在什么样的异常,而战时和作训时的复杂、严苛条件更可能经常导致远程监控失效,军队不可能根据这些数据来现场裁定军人叛变。
3.不可能有任何一个空军给自己的军用飞机开遥控自毁的后门,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后门将同样可能被敌方所利用。
4.军队在处突时会考虑平民生命财产安全、外交影响等因素,慎用最终武力手段。而这种所谓的“自动反叛变装备”即使存在,也做不到这一点,很可能导致飞机在不适当的地区坠毁(如平民密集区、外国领土)而诱发严重的损失或者争端,得不偿失。
5.90年代以来空军叛逃案例变少,更多是与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有关。
其他网友观点
据说曾经安装过这种设备,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装了。
其他网友观点
都有电脑控制,不用担心
现在的战斗机都有“反叛逃装置”了吗?.jpg” 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