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观沧海从写景的虚实看,先写,再写
先写风景,再写心境!
山海,树木,百草,秋风日月,星汉(我用的是文章中的词)
前八句写实景,后四句写虚景
先写山再写海
二、请根据曹操的《龟虽寿》和《观沧海》的内容写一副对联,上联已给出,请拟写下联上联:树木百草皆丰茂
树木百草皆丰茂
风云青山不老时
(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)
三、观沧海中展现了一种怎样的诗风?
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,作于建安十二年(207)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。这组诗共分五部分,开头是序曲“艳”,下面是《观沧海》《冬十月》《土不同》《龟虽寿》四章。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,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,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、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。作品意境开阔,气势雄浑。
四、对联曹孟德观沧海抒壮志
曹孟德观沧海抒壮志
汉丞相临碣石作名诗
五、怎样看出诗歌中是实景还是虚景
在写景诗歌和散文的赏析中,实景与虚景的区分一直是难点,很多学生在具体分析是时实景和虚景难分。
实景是作者所看到的、亲目所见之景,而虚景是在实景的基础上,由作者的头脑所想象出来的,想象之景。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强调虚实相生,即实是虚的基础与依据,虚是实的升华与超脱。失去了任何一方,对方都不会存在。可见,虚景、实景是相对而言的、相辅相成的。例如,《春’里面有这样一句,花里带着甜味儿,闭了眼,树上满是桃儿、杏儿、梨儿。明明是写春花,怎样又写秋实。显然,秋实是从春花的艳丽、繁多而联想到的,照着这样的花势来推断。秋天,一定是果实满枝挂,反过来看,还是在写春花。没有春花,哪来秋实。因此,“春花”是实景,秋实是虚景。也可以说,直接写花色、花艳、花香是正面描写,写想象中的花结出的果实是侧面衬托。再如,曹操的《观沧海》这一首文学史上第一首写景的诗。其写景的顺序和虚实都值得研究一番。作者先写整体形象,即海水和山岛,再写局部细节,即树木、百草、洪波,这是对整体的具体化、概括化。如果说,海水荡漾是动态之景,那么山岛耸立就是静态,草木是静态之景,洪波又是动态之景。这也符合写景诗中动静相衬的原理。动也好,静也好,这都是作者的感官所感知到的。特别是亲眼所见的,显然是实景。但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”,则不同。作者曹操观沧海不可能一天一夜都伫立海边,观看日月的出没,星星。银河的运行。笔下的日月,星辰,银河似乎是作者所见的艺术概括,实际上是作者从大海的伟大气势中所想到的另一番景象,两个“若”字便点出这是想象之景。作者想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,想到了自己要干的一番事业——统一中国,就像大海一样,有吞吐宇宙万物的胸怀,才能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。西方有一则名言,比大海大的是天空,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。可见,这两句不再是实景,而是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的作者心中的图景——虚景。作者表面上歌颂海的胸怀之大,容纳百川,包宇宙,实际上在抒发一种宽广、博大的胸怀,一种前无古人的雄心壮志。作者看到的大海,与作者内心的那大海一样,也是波涛汹涌,久久不能平静的。曹操在征战路途中写的这首写景诗,表达了他对宇宙、人生的一种看法和领悟,带上了鲜明的特点色彩。
六、诗中描写大海宽广、礁石林立的景象的句子是?
百川东到海,什么时候复西归?——乐府诗《长歌行》
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——李白《行路难》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——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——王维《使至塞上》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——曹操《观沧海》
浮天沧海远,去世法舟轻。——钱起《送僧归日本》
俯首无齐鲁,东瞻海似杯。——李梦阳《泰山》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——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——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
海上升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——张九龄《望月怀古》
海水无风时,波涛安悠悠。——白居易《题海图屏风》
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——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——李白《将进酒》
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——岑参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》
口衔山石细,心望海波平。——韩愈《精卫填海》
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——宋之问《灵隐寺》
茫茫东海波连天,天边大月光团圆。——黄遵宪《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