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的老房子抒情散文
我知道对于很多事,在想念也在忘却。然而有些烙印,我真的希望它不会褪去,就如在老房子长大的我,希望从小沾染的那份质朴、温馨永远不要散去。
我的家乡仙居是个有山有水的风景区,如今身在喧嚣城镇的我却用最舒缓的节奏信步而走,也许格格不入,但这是最真诚的我,故乡的山水教会我从容,故乡的老房中赋予我质朴的品性。
老房子是最古旧的木制结构,已逝的外婆告诉我,这是民国时建的。那时的村民按“小组”而住,于是一组就聚在一块儿,于是房子就像一朵朵花,在小山村盛开。花的正中间是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的狮子拱球的图案,比我们的教室稍大。大众的房子围绕着它而建。
房子中门户最大的一个祠堂。里面用来祭拜祖先或是神灵,有时也用来办丧事,因此我从来都不敢进那个幽暗的地方,只看见春天的燕子天天在那儿飞进飞出。祠堂外面左右两旁有两根木头柱子,雕着龙的图腾,最奇特的是珠子下面有一个极其圆滑的石墩子,毕悄让我至今不能领悟那是怎样打磨的。还有一个不解的地方就是捣制糕点的器皿:直径就算大人用手臂也围不过来,高度快到一米,同样也是石制的,而且特别平滑,旁边斜靠着一个依旧是石制的捣槌。每次过年总能闻见飘着的糯米香和槌子砸下去的`声音。
剩下的记忆便是我们的房子。镂空的雕花的窗扉,被岁月磨平棱角的门槛,关门或开门总有吱呀的一声,亲切美妙。在每两家门户的中间都有石凳子——光滑的石条,供人团坐。
房子的瓦片是布满青苔的方形,檐上的瓦片特地做成更加端庄的图案,呈圆形,整整齐齐。屋脊的两头翘起,如展翅的鹰,但含蓄着羞涩的朴素。
我家的房子由三间穿堂屋组成,最古老的是外婆的房间,她的床是镂空雕花的,上头有八仙过海的图案,还有几许题字,是何我也记不得了,只知是祝福的话。床下还有踏板,干净的素帐用铜制的钩子轻轻挽起。还有八仙桌和椅子,都是暗红色加雕花的。
……
也许这一切都属于记忆了。我能和时刻抢夺心爱的物品吗?不能。因此当我去年再去从小长大的老房子时,一切都破败不堪。自家的房子里有价格的物品都被搬走了,这寂寞的空屋何也锁不住,就连记忆也被我搬走在心中。只有老鼠欢快地啃着木头,蜘蛛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那个鹅卵石庭院也不再荣华,积水腐化在四个角上,绿色的令人作呕。那个捣制器皿再也不会有糯米的温度,上头早已布满灰尘,槌子也不翼而飞。我鼓起勇壮走进祠堂,手局却再也没有勇壮接受里面的杂乱:稻草,坏掉的犁,晒谷的席子散乱一地。这只是个废物场!
真的希望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石凳上仰望星空,真的希望看见一群老人提着火笼晒太阳,真的希望看见燕子在穿庭而过,真的希望看见男孩在庭院里玩着藤球,可是一切,都没了。老房中除了我这个瞻仰的人早已无人居住。就像运蠢外婆,走得无声无臭。
岁月在墙上剥落,结局我看透。
抒情散文‖蚕豆无彩品自芳
“蚕豆花开映女桑,方茎碧叶吐芬芳。田间野粉无人爱,不逐东风杂众香。”
家乡的大地上,春天的田野里,一片片花枝招展的油菜苗,以它茁壮的枝干,肥壮的叶片,茂盛的长势狂展田野。
那一枝枝,一串串的的油菜花,在蓝天下,在灿烂的阳光里,金色的花朵,夺目而鲜丽。
金灿灿的油菜花,尽显它的伟大,尽展它的风姿,引得蝴蝶起舞,引得蜜蜂欢唱,引得大众喝彩。
家乡的大地上,春天的田野中,青青的苗麦,一片片生机勃勃,一苗苗舒枝展叶,在春风里,在蓝天白云下,尽情地摇摆着轻盈的枝叶,绿波翻浪,沙沙欢唱。
在美颜竞放的油菜苗与倩姿招展的麦苗间,有一种农作物,有一种庄稼,总是像貌平凡,总是长势平凡,总是不歌不舞,总是默默地生长,总是悄悄地散发着淡淡的甜香,总是悄悄地添枝挂果……
这种农作物啊!它不张扬,不显彩,不随风作浪,不沙沙欢唱。
这种农作物啊!它有顽强的生活力,任凭大众怎样播种,任凭大众怎样耕作,都会发芽绽枝,都会开花结局。
这种农作物啊!在肥沃的田地生长,在田埂地角生长,在贫瘠之地生长……
正是:方茎碧叶吐芳香,身姿无彩品自扬。落地生根乐生长,一颗一粒是食粮。
它,就是蚕豆。蚕豆,它是我们生活中的粮食作物。虽然蚕豆是我们生活中的副食,杂粮;但蚕豆对人类的贡献不小,对大众的生活影响不小。
“蚕豆,由于豆荚形状有点像老蚕,因此叫蚕豆。蚕豆的食用技巧很多,嫩的时候可以直接做菜,老的时候可以磨成粉制作粉丝和粉皮,还可以用来制作酱油、豆瓣酱等。蚕豆还能做成,如五香蚕豆之类的零食小吃。蚕豆具有补充能量、利水除湿、健脾开胃的功效。”
乡村成长的我,最喜食蚕豆。大概,我们村里的农民,多喜欢吃蚕豆吧!
在我们云南玉溪,广阔田野的田地间,不仅有一垄一垄的蚕豆苗,就是弯弯田埂上,油菜田与麦田的田边埂道上,农民们都会利用一分一厘的土地种下蚕豆。
当金秋退去,当稻谷归仓,一片一片的稻田,就开始播种蚕豆。农民们用铁锄把湿润的稻田随便翻一翻,就可种下一颗颗蚕豆。或是用木棍轻轻撬开干枯的稻草底根,把蚕豆种子按在泥土里。
不用多久,种下的蚕豆开始生根发芽。冬天来了,冰霜大地。蚕豆苗,蚕豆苗迎着寒风,淋着霜雪,一天一天地顽强生长。
不用施肥,不求灌水,不需大众精心地呵护,蚕豆苗方方的枝干,一节一节地,一蓬一蓬地成长,茁壮。
我的家乡玉溪,春夏之季,正是蚕豆成熟的时节。上学路上,我们一群乡村少年,一边走在田间小道上,一边眼馋地看着渐渐饱满的蚕豆荚,终是忍不住嘴馋,制不住地伸手去摘几枚蚕豆荚,快速剥出又水又绿的豆粒品尝。村民们在干活时,在口干嘴燥时,也会随地摘几枚青蚕豆吃。解渴又有味。
收获的青蚕豆,是农家人的“美食”。村里的农家人,总是把田间地头成熟的蚕豆荚一篓一筐地摘来,剥去外壳,接着放在锅里一煮。
煮熟的蚕豆是村中男男女女最“奢侈”的零食。大众总是大碗大碗地端来热气腾腾的蚕豆在巷道里吃,比谁吃得多,比谁家的蚕豆好吃。
青绿的嫩蚕豆是最好的下饭菜。青绿荚嫩的蚕豆,放点椒盐一炒,又下饭又可口。当然,剥出的青豆粒与瘦肉烧出的汤汁,吃起来又鲜又美味。
夏天,熟透的蚕豆色泽呈黑褐,像饱满的土蚕。烈日炎炎的夏日,社员们把田地里的蚕豆枝收割后,挑到生产队的晒场上照哂,接着用木干拍打。很块,场地上便是大堆小堆的蚕豆粒。
此时,淘气的乡村少年们总是连偷带拿,大把大把的蚕豆放进生产队的烤烟棚火碳里去烤。烤出的蚕豆又香又脆又好吃。
自小,我特爱吃炒蚕豆。我的母亲最会做炒蚕豆了。当生产队分给每家每户一筐一筐的蚕豆时,我的母亲总是很快炒起新鲜的蚕豆。她老人家不是用盐炒蚕豆,就是用河里弄来的细砂炒蚕豆,炒出的蚕豆色泽棕黄,又脆又香又可口。好吃极了!
家乡的蚕豆,田野的蚕豆。这种庄稼,它不因春天的温暖而尽情展露芳姿,它不因土地的肥瘦而放下成长的步伐,它不羡慕身旁秀丽的油菜花,也不学麦苗随风作浪。
它总是在田野间,呈现一片片银装素淡的蚕豆苗。它总是把淡淡的紫花,隐藏在片片肥厚的叶片中。它总显让一串串,一粒粒饱满的果实,芳香在绿色的全球……
蚕豆苗,以它朴素的,天然的风貌,神奇地彩绘田野,美妙地点缀大地,使乡村的全球,春意盎然。蚕豆虽小,但种下一粒子,就能生长出几十粒,上百粒的蚕豆。蚕豆给人以纯净,朴实,美味,奉献,顽强,芳香……
我想,乡村里的广大农民们,不正是呈现蚕豆这种美妙的品格吗?
乡村里的农民,他们一生耕耘,默默劳作,起早贪黑,脸朝黄土背朝天,汗流浃背。他们不争,不求,不贪,不慕……
他们只是奉献!只是无私奉献!在田野里奉献,来到城市还是奉献,默默地,勤勤恳恳地奉献!
我礼赞蚕豆的芳香!我礼赞农民的芳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