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为什么是国玉?
和田玉被称为国玉,主要是因为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,并且在中国被广泛认可和珍视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1. 来源地和田:和田玉得名于中国新疆地区的和田市,这个地区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。和田玉在这个地区有着悠久的开采和加工历史,被视为地域特产和文化象征。
2. 稀有性和珍贵性:和田玉的开采量相对较少,加上其独特的质地和色彩,使其成为一种稀有和珍贵的宝石材料。它的珍贵性也为其赢得了国玉的称号。
3. 文化意义:和田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和象征。它被视为吉祥、幸运和长寿的象征,被广泛用于艺术品、饰品和礼品制作。和田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被誉为玉文化的瑰宝。
需要注意的是,和田玉被称为国玉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玉石不具有价值和美感。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玉石文化和传统,每一种玉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。
玉石种类排行榜前十名?
01 和田玉
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,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玉器的主要材料来源,也是世界最为著名的玉石之一。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-塔什库尔干、和田-于阗、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,共有9个产地。
其主要品种有白玉、羊脂白玉、青白玉、黄玉、墨玉等,其中以羊脂白玉价值最高,中国国宝级玉器“皇后之玺”就是采用羊脂白玉雕刻而成。
02、蓝田玉
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,素有“玉种蓝田”之美称,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。蓝田玉呈白、米黄、黄绿、苹果绿、绿白等色,显玻璃光泽、油脂光泽,微透明至半透明。呈块状、条带状、斑花状,质地致密细腻坚韧。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,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,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,唐时达到鼎盛。
03、翡翠
翡翠,也称翡翠玉、翠玉、缅甸玉,是玉的一种。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(也称水种),光洁明亮,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,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价值,故而称为“玉中之王”,被很多爱玉、佩玉的人所喜爱。翡翠的原产地很少,只有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危地马拉、缅甸、中国等几个国家,而缅甸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国家。翡翠的常见品种有老坑种翡翠、冰种翡翠、水种翡翠等十几个品种,其中老坑种翡翠为翡翠中品质最好的种类。
04、玉髓
玉髓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玉石品种之一,作为21世纪最新流行的玉种,届时深受广大人们的喜好。常见的也有作为手链,项链和挂坠等随身饰物的。然而极品的冰种玉髓,特别是色泽艳丽可人的稀缺品种,主要用于高档的珠宝镶嵌,以及订制时装的高级纽扣等,备受时尚人士追捧,成为有上流社会的附庸品。
05 独山玉
独山玉又称“南阳玉”,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,也有简称为“独玉”的,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。独山玉质坚韧微密,细腻柔润,光泽透明,色泽斑驳陆离,有绿、白、黄、紫、红、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,是玉雕的一等原料,以独山玉制作的元代“渎山大玉海”就是极为著名的玉器文物。
06、岫岩玉
岫岩玉是软玉的一种,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,属蛇纹石,以其质地温润、晶莹、细腻、性坚、透明度好、颜色多样而著称于世,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垂青和珍爱。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,是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,且为历代所重视,从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大的玉制品,以及当代许多被誉为国宝的玉雕精品,都出自岫玉。
07、绿松石
绿松石,又称“松石”,因其“形似松球,色近松绿”而得名。绿松石储备量巨大,不仅中国有,埃及,伊朗,美国,俄罗斯,智利等都有丰厚充足的矿藏储量。绿松石属优质玉材,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,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。古人称其为“碧甸子”、“青琅秆”等等,欧洲人称其为“土耳其玉”或“突厥玉”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“十二月生辰石”,代表胜利与成功,有“成功之石”的美誉。
08、东陵石
东陵石又称“冬陵石”,还称“印度玉”,为含铬云母的油绿石英岩,其色很美。国内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印度产的绿色东陵石。世界上出产东陵石的国家主要是印度,其翠绿色品种有“印度翡翠”之称。东陵石石呈鲜艳的油绿、碧绿色,具有强烈的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,半透明至微透明,外形与翡翠相似,因此在珠宝市场很受欢迎。
09、密玉
密玉在国际上被称为“河南翠”,以产于河南省新密市而得名,根据色泽的不同,可以将密玉分为绿密玉、红密玉、白密玉、黑密玉等品种。密玉主要用来生产玉器和首饰,尤其是绿色密玉具有翡翠的特色,其饰物或艺术品在国内深受人们喜爱。助泉寺玉矿1960年发现一块1.28米、重1.35吨大玉,由上海玉雕工人雕刻为“中国登山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”工艺品,现存于上海博物馆。
10、京白玉
京白玉产于北京郊区,故名。质地细腻,纯白均一,光润细滑,用它制作的玉雕品 晶莹剔透,是颇受欢迎的玉种。京白玉玉质较纯,通体质白,无杂色。以纯白、闪蓝、闪绿色为可用之材,其中以脂白为上。小编提示京白玉与和田玉相似,会出现把京白玉混在和田玉中一起出售的情况,但是京白玉不如和田玉润泽,表面为玻璃光泽,而和田白玉为油脂状、半玻璃光泽,所以要注意甄别。
中国玉器之乡在哪里
中国玉器之乡只有两个,一个是河南的南阳,而另一个则是广东的四会。四会的玉器市场闻名遐迩,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市玉器市场品种齐全,款式多样,能够生产加工低、中、高档不同系列产品。
我国的玉器源于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,兴盛于战国及两汉时期,繁荣于明清。四会的玉器加工也有很长的历史,早在清末民初,四会就有一些人在当地开设“家庭作坊”从事玉器雕刻加工。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四会已办起了一批玉器加工厂,玉器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,玉器加工技术和玉器品质迅速提高,品种更加齐全,成为当时广东省内少有的上规模生产玉器系列产品的地方,一些玉器产品还被评为广东省名优产品,在省内已颇有名气。
中国玉雕之乡石佛寺在哪
镇平县(石佛寺)位于豫西南腹地,这里有三潭碧水、菩提古刹、巍巍五朵、悠悠赵河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;这里的金字招牌闻名遐迩,中国玉雕之乡、中国地毯之乡、中国金鱼之乡、中国玉兰之乡全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。镇平玉雕产品采料广泛,选料上乘。有巴西玛瑙、加拿大碧玉、俄罗斯白玉、缅甸翡翠、阿富汗玉、辽宁岫玉。新疆羊脂玉、南阳独玉等30多个品种,加工高档化的产品质量,产业化的经营格局,规模化的生产方式,在国内外享有盛名。1995年3月,镇平县被国家农业部、国土资源部、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5家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。
传国玉玺什么时候丢的
关于传国玉玺什么时候丢的,目前有三种说法:
1、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的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手上丢失的。当初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自焚而死,也就是在那之后,传国玉玺就再也没有重现于人世了。
2、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。
3、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,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。
最初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李斯定制的。据悉,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,传国玉玺的上面刻着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几个大字。在中国古代,传国玉玺就是皇权的象征之一。当朝的统治者如果没有玉玺在手,那他的皇位也就坐的名不正言不顺。为了坐上皇位,抢夺传国玉玺,而发动一次又一次血流成河的政变和战争。传国玉玺也就在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中,屡屡易主。最后传国玉玺就消失在了历史中再无踪迹。
传国玉玺是怎么失传的
传国玉玺经过西晋、前赵、东晋、宋、南齐、梁、北齐、周、隋,传到唐朝,至五代十国时失去踪影。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,现时有三种说法:
1、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,玉玺便失踪。
2、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。
3、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,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。明军攻入元大都,“俘获诸王子6人,玉玺两枚,元成宗玉玺一枚,元朝共11个皇帝,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。” 据《二十五史纲鉴》载:公元1370年5月,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,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。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,又没有传国玺。由于传国玺的下落不明,明、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。是故明朝开国时,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,其中首件就是“少传国之玺”。
最强蜗牛传国玉玺技能是什么
最强蜗牛传国玉玺技能是什么:
光环技能:
蜗牛攻击+100;
蜗牛防御+100;
蜗牛追击+100;
蜗牛防御+100(觉醒)。
镶嵌技能:
置于华夏博物馆,赋予效果-博物馆评分+300;
置于华夏博物馆,赋予效果-购买专家手札时,勋章消耗降低300;
置于华夏博物馆,赋予效果-华夏探索,15%概率获得双倍蓝色卡片。
获取途径:
抽奖获得;八卦炉许愿获得;开启华夏藏宝图获得。
传国玉玺为何神秘失踪
自公元前207年10月,刘邦兵人咸阳,传国玺落入刘邦手中,一直到公元589年,为隋朝所有。隋朝灭亡后,传国玺为唐朝所得。朱温灭唐,玺为后梁所有。后梁灭亡后,传国玺落人唐庄宗李存勖之手,经后唐明宗李嗣源、闵帝李从厚,归于明宗养子后唐废帝李从珂。公元936年,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,举兵叛乱。进围洛阳,后唐兵败,李从珂与其家人登楼纵火自焚,后唐灭亡。令人可惜的是,传国玺自此失踪。
秦王政统一中国。称始皇帝,改定制度。选用和氏壁,命廷尉李斯制作皇帝御玺,玺文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八字,由李斯篆书。秦始皇想让这块玉玺代代相传,因此称为传国玺。然而,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,却神秘地失踪了。
自五代时期传国玉玺失踪,这块国宝真假难辨。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?无人能回答。也许有朝一日能够重见天日。
简述传国玉玺的来历
传国玉玺:简称“传国玺”,
来历: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,用和氏璧镌刻而成,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。
其方圆四寸,上纽交五龙,正面刻有李斯所书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篆字,以作为“皇权天授、正统合法”之信物。
秦之后,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,奉若奇珍,国之重器也。得之则象征其“受命于天”,失之则表现其“气数已尽”。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,则被讥为“白版皇帝”,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。
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,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,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,忽隐忽现,终于销声匿迹,至今杳无踪影,令人叹息。
秦始皇的那块传国玉玺现在在哪
公元1294年,世祖忽必烈崩。“传国玉玺”忽现于大都,叫卖于市,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。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,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。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在建康称帝,号大明,改元洪武。继而北伐,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,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。明初,太祖遣徐达入漠北,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,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,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。明清两代,时有“传国玉玺”现身之鼓噪,然皆附会、仿造之赝品。至清初时,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,其中一方即被称作“传国玉玺”。而乾隆时,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,钦定其为赝品。但权且以假当真,聊以充数,亦无深究者。民国成立,清廷退位,但依优待条件,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。公元1924年11月,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,此“传国玉玺”复不见踪影。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,至今仍无下文。
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下落如何
传国玉玺简称“传国玺”,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,用和氏璧镌刻而成,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。其方圆四寸,上纽交五龙,正面刻有李斯所书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篆字,以作为“皇权天授、正统合法”之信物。秦之后,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,奉若奇珍,国之重器也。得之则象征其“受命于天”,失之则表现其“气数已尽”。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,则被讥为“白版皇帝”,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。直到宋靖康元年,即公元1126年,金兵破汴梁,徽钦二帝被掠,“传国玺”被金国掠走,此后便销声匿迹。后世多代偶有“传国玉玺”出现,但多为伪作,无根据可考。
秦始皇传国玉玺之谜
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。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。秦始皇把和氏璧定为传国玺,令丞相李斯在玉上刻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刘邦进咸阳后。子婴献上和氏璧交给刘邦。到了西汉未年,外戚王莽夺位。当时的皇帝刘婴才两岁,传国玺由汉孝元太后代管。据《汉书元后传》记载,当王莽让弟弟王舜向汉孝元太后索要时,汉孝元太后破口大骂,说着汉孝元太后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。后来虽然后来用黄金镶补着,但自此留下瑕痕。传国玺再一次失踪是在东汉末期。那时政局动乱,汉少帝连夜出逃把传国玺落在宫中,等他回来时,传国玺已经不见了。不久,长沙太守孙坚征讨董卓时。在洛阳城南甄官并中找到了这枚传国玺。从这以后一直到唐代,随着政局的动荡和少数民族的南下,传国玺不断易主。唐高祖李渊得到传国玺后,把玺改称为宝。传国玺最终在历史上失踪是在五代。从宋太祖时,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传国玉玺。